烏恰縣,位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西部,帕米爾北部,塔裡木盆地西端,天山南麓與昆侖山兩大山系接合部。東靠阿圖什市,東南部與疏附縣相鄰,西南以阿克陶縣為鄰,西北部則與吉爾吉斯斯坦共和國接壤。總面積2.2萬平方公裡的土地上擁有人口57075人(2010年數據),其中柯爾克孜族占73.10%,維吾爾族占19.76%,漢族占6.89%,其他民族占0.25%。作為擁有11個常住民族的多民族聚居地,這裡的語言環境十分複雜,國語學習的氛圍卻不濃厚,烏恰縣内各鄉鎮的小學教師因受普通話的限制,面臨失業的風險。
2020年5月,在伟徳国际官网登录入口馬克思主義學院劉錦華副教授和常工校友、小學援疆教師陳雨薇老師的幫助下,常州—烏恰線上公益國語培訓班的學習平台順利搭建。由我院各個專業的同學組成的團隊也和各位老師一起開始了國語的共同學習之旅。
我們以《普通話水平測試朗讀作品60篇》為基礎,并且參照網絡上的其他資源,在自己多讀多練的基礎上按照順序錄音并且發到群内供各位老師作為日常練習參照。
在交流的過程中,我們發現各位老師的音調和平翹舌音存在很大問題,前兩周的學習就從正音調開始。除了發音頻,我們還把從其他平台上找來的漢語拼音學習視頻分享到群内作為補充的學習資源。想要改變他們根深蒂固的發音習慣并不簡單,我們總覺得這些還遠遠不夠。
十分幸運的是我院普通話培訓站站長金麗藻老師加入我們的隊伍并指導大家學習。我們有了權威的教學視頻和細緻入微的語音指導,可以聽出很多跟讀的老師的發音有明顯的進步。我們每周就以金老師的錄音作品作為一周的主要學習篇目,同時繼續每天發布團隊内指導老師的朗讀作品錄音。
初期有很多的新成員加入,我們每天早上都會把這一周的主要學習内容和金老師講授的要點整理出來,鼓勵各位老師一起進行晨讀。
在實踐的過程中,我們也發現了很多自身的發音問題,會有同學在錄音前追問某個鼻音怎麼發,也會有同學出現個别的平翹舌音不标準。從五月份的幾十人到現在的230多人,從《白楊禮贊》到《我為什麼當教師》,我們的錄音還沒有結束,看到大家在打卡的文檔上劃上一個又一個對勾,我想這不僅僅是開始過、進行過的标志,也是我們在不斷成長的足迹。